FPV天线概述

FPV天线概述

视频发射机(VTX)天线是FPV体验中的无名英雄,负责将无人机的视频信号发送回你的护目镜。在从茂密的森林到开阔的田野等各种环境中飞行多年后,我了解到天线的选择和设置可以决定视频是清晰还是令人沮丧的静电干扰,甚至更糟糕的是无人机丢失。本综合指南基于我广泛的实践经验,探讨了VTX天线技术、极化类型、辐射模式、选择标准和安装最佳实践。


VTX天线简介

当我第一次开始飞行FPV时,我天真地认为所有天线都是一样的。在因为选择了视频发射机自带的标准天线而导致视频信号丢失并撞毁了一架昂贵的无人机后,我很快就以惨痛的代价学到了这个教训。在FPV无人机中,天线与VTX本身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

VTX天线是一种专门的设备,可以将视频发射机的电信号转换为通过空气传播的无线电波。然后,护目镜或地面站上的匹配天线会捕获这些无线电波。这种天线的质量、类型和安装方式直接影响:

  1. 范围:在保持可用视频信号的情况下,你可以飞行的距离。仅仅通过从标准偶极子升级到制作精良的圆极化天线,我就将有效范围提高了一倍。
  2. 信号质量:视频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高质量天线和劣质天线之间的差异在护目镜中立即就能看出来——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升级时的"哇"时刻。
  3. 多径处理:系统处理信号反射的能力。在无数次绕建筑物和穿越森林的飞行后,我发现这对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视频至关重要。
  4. 穿透力:信号穿过障碍物的有效性。我曾在树后和建筑物后面飞行,如果使用劣质天线,信号会完全被阻挡。
  5. 辐射模式:信号覆盖区域的三维形状。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在执行大幅度改变无人机方向的特技动作时保持视频信号。

FPV天线的演变

多年来,我见证了FPV天线的显著发展:

  • 早期(2010-2013年):简单的线性偶极子是常态。用户经常因其方向性限制和糟糕的多径处理而感到沮丧。
  • 圆极化的采用(2013-2015年):三叶草和斜面平面轮设计彻底改变了这个爱好。我的第一个三叶草天线是一个启示——突然间,我可以在以前会导致完全信号丢失的障碍物后面飞行。
  • 宝塔时代(2016-2018年):出现了更紧凑和耐用的设计。我在一些无人机上使用宝塔天线,因为它们在性能和耐用性方面达到了极佳的平衡。
  • 现代分集(2018年至今):针对特定用途和混合系统的专门设计。我目前的设置使用多种天线类型的组合,以在不同场景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
  • 定向创新(2020年以后):用于远程应用的高度专业化定向天线。通过在地面站使用螺旋天线,配合在远程无人机上使用高质量全向天线,我已经将范围扩展到5公里以上。

这种进步导致了更小、更高效的天线,具有越来越复杂的性能特征。我已经从笨重、易碎的设计(在最轻微的撞击中就会损坏)发展到紧凑、几乎坚不可摧的天线,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前代产品。

天线工作的基本原理

了解天线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为无人机做出更好的选择。让我分享一下我所学到的基本原理:

频率和波长

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天线设计至关重要:

  • 5.8GHz频段:FPV最常用的频率,波长约为52毫米。由于其出色的范围和天线尺寸平衡,我几乎完全在这个频段上飞行。
  • 2.4GHz频段:视频不太常用,但障碍物穿透性更好,波长约为125毫米。我在茂密的森林中用这个频段进行了实验,效果不错,尽管更大的天线更容易损坏。
  • 1.3GHz频段:用于远程应用,波长约为230毫米。我将这个频段用于需要最大穿透力的极限远程无人机。

天线长度通常与波长有关——通常是¼、½或全波长设计。我发现,了解这种关系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某些天线在特定场景中表现更好。

阻抗匹配

VTX和天线之间适当的阻抗匹配对于最大功率传输至关重要:

  • 标准阻抗:FPV设备通常为50欧姆。我总是确保我的天线和电缆保持这种阻抗。
  • VSWR(电压驻波比):衡量天线匹配的程度。在因损坏的天线导致高VSWR而损坏VTX后,我现在定期检查我更昂贵的无人机上的这个参数。
  • 不匹配的后果:功率反射、效率降低和潜在的VTX损坏。我已经以昂贵的方式学到了这个教训——不匹配的天线实际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破坏你的视频发射机。

辐射模式

信号覆盖范围的三维形状:

  • 全向:在水平面上向所有方向辐射。我将这些用于我的无人机方向不断变化的自由式和竞速飞行。
  • 定向:将能量集中在特定方向。我在地面站使用这些进行远程飞行,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无人机方向的接收效果。
  • 辐射瓣:信号较强和较弱的区域。了解这些模式有助于我根据飞行风格定位天线以获得最佳覆盖。
天线辐射模式
不同天线类型的辐射模式比较。来源:https://www.mathworks.com/help/antenna/gs/antenna-radiation-patterns.html

VTX天线的类型

多年来,我几乎使用了所有可用的VTX天线类型。每种天线都有其适用于不同应用的优缺点。

线性极化天线

最简单的天线设计,信号在单一平面上振荡:

偶极天线(直鞭状天线)

  • 设计:简单的直导线,通常为 ¼ 或 ½ 波长。这是我刚开始使用的第一批天线。
  • 辐射模式:甜甜圈形状,两端有零点。我很快学会了避免将天线末端指向我的地面站——这个教训让我在翻转过程中因视频丢失而损失了一架无人机。
  • 优点:简单、轻便、便宜。我的现场工具包中仍然备有几个,以备紧急更换。
  • 缺点:多径处理能力差,方向性限制。升级到圆极化天线后,我再也不愿意在认真飞行时回到偶极天线。
  • 最适合:绝对的初学者,紧急备用。我只推荐这些作为入门天线,在投资更好的选择之前,先学习视线内飞行。
偶极 VTX 天线
偶极 VTX 天线

单极天线(带地平面的鞭状天线)

  • 设计:带地平面的单元件。我在超轻型机型上使用过这些,每克都很重要。
  • 辐射模式:与偶极天线相似,但地平面会影响模式。我发现该模式比真正的偶极天线略呈半球形。
  • 优点:非常轻便,简单。我的微型机型经常使用这些来节省重量。
  • 缺点:与偶极天线类似的限制。我遇到了与普通偶极天线相同的多径问题。
  • 最适合:重量至关重要的微型机型。我在重量不到 100 克的机型上使用这些,性能不如最小化重量重要。
单极 VTX 天线
单极 VTX 天线

圆极化天线

这些天线的信号以圆形模式旋转,可以是顺时针(RHCP)或逆时针(LHCP):

斜面平面轮

  • 设计:轮式配置的叶片。我从三叶草天线转换到这些天线是因为它们具有更好的耐用性。
  • 辐射模式:与三叶草天线非常相似,但在上方和下方的覆盖范围略好。当直接在头顶飞行时,我注意到性能略有提高。
  • 优点:比三叶草天线更耐用,出色的辐射模式。这些天线在坠机中幸存下来,而我的三叶草天线会被摧毁。
  • 缺点:略大且较重。重量差异很小,但在非常轻的构建中很明显。
  • 最适合:耐用的多用途使用。由于它们出色的性能和耐用性平衡,这些成为我日常飞行的首选天线。
VAS Airblade
VAS Airblade - 一种具有5个叶片的三叶草型天线

三叶草天线

  • 设计:叶片呈三叶草图案排列。这是我从偶极子天线升级的第一步,改进非常显著。
  • 辐射模式:近乎球形,略微向前偏置。我发现这些天线为自由式飞行提供了出色的全方位覆盖。
  • 优点:良好的全向覆盖,出色的多径抑制。当我从偶极子天线切换到这些天线时,我的视频质量立即提高。
  • 缺点:相对脆弱,尺寸较大。在坠机过程中,我已经折断了这些天线上无数的叶片。
  • 最适合:通用飞行,自由式飞行。我在所有自由式构建中专门使用这些天线多年。
斜面平面与三叶草天线设计对比
三叶草天线与斜面平面天线设计对比。来源:https://grabcad.com/library/clover-leaf-antenna-skew-planar-antenna-soldering-jig-2

宝塔天线

  • 设计:紧凑外形的堆叠圆形元件。当它们第一次出现时我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在测试后我成为了信徒。
  • 辐射模式:出色的全向覆盖,良好的轴比。我发现这些天线在我测试过的所有全向天线中具有最一致的覆盖范围。
  • 优点:紧凑、耐用、性能出色。这些很快成为我在大多数应用中最喜欢的天线。
  • 缺点:复杂的结构使质量控制很重要。与正品相比,我使用的廉价克隆品性能非常糟糕。
  • 最适合:紧凑封装中的全方位性能。我现在在大多数构建中都使用这些,特别是在耐用性和性能同样重要的地方。
宝塔 VTX 天线
宝塔 VTX 天线

短蘑菇天线

  • 设计:超紧凑圆极化设计。当我第一次尝试时,我惊讶于如此小的天线竟然可以表现得如此出色。
  • 辐射模式:良好的全向覆盖,在完美圆度方面有一些折衷。与较大的设计相比,我注意到在极端角度下性能略有下降。
  • 优点:非常耐用,非常紧凑。这些天线在坠机中幸存下来,而其他任何类型的天线都会被摧毁。
  • 缺点:与较大的圆极化天线相比,性能略有下降。与良好的宝塔天线相比,我测量到有效范围减少了约10-15%。
  • 最适合:竞速和耐用性至关重要的情况。我现在所有的竞速构建都使用这些天线——轻微的性能降低是值得的,因为它们几乎坚不可摧。
短蘑菇天线设计
短蘑菇天线设计
蘑菇天线设计
蘑菇天线设计

定向天线

这些天线将信号集中在特定方向以增加范围:

贴片天线

  • 设计:带有内部元件的平板。我在地面站使用这些天线进行中距离定向覆盖。
  • 辐射模式:集中在一个方向,通常波束宽度为60-120度。我发现这些天线在不需要不断瞄准的情况下提供了良好的定向增益平衡。
  • 优点:中等增益(通常为5-9dBi),相对紧凑。当指向正确方向时,与全向天线相比,这些天线可以让我的范围增加一倍。
  • 缺点:必须指向飞机。当使用贴片天线在我身后飞行时,我曾失去视频信号。
  • 最适合:用于中距离飞行的地面站。在大多数飞行过程中,我都会使用贴片天线作为多样化设置的一部分。
贴片天线
贴片天线

螺旋天线

  • 设计:形成螺旋的线圈。当我第一次在地面站添加螺旋天线时,我对范围的改善感到惊讶。
  • 辐射模式:高度集中的波束,通常为30-50度。我发现窄波束需要更积极的跟踪,但提供了超常的范围。
  • 优点:高增益(通常为7-14dBi),出色的范围。我最长的飞行都是使用地面站上的螺旋天线实现的。
  • 缺点:窄波束需要精确指向,尺寸较大。我不得不培养良好的跟踪技能,以充分利用这些天线。
  • 最适合:长距离地面站使用。对于超过2公里的飞行,我使用7圈螺旋天线。
螺旋天线
螺旋天线

八木天线

  • 设计:带有导向器和反射器的驱动元件。我已经对这些进行了实验,但通常更喜欢螺旋天线以获得最大范围。
  • 辐射模式:与螺旋天线类似的聚焦波束,但具有不同的特性。我发现该模式略宽,但最大增益低于可比的螺旋天线。
  • 优点:高增益,良好的定向特性。这些天线可以很好地穿透信号路径中的轻微障碍物。
  • 缺点:尺寸大,必须精确指向。根据我的经验,尺寸使这些天线在野外使用不切实际。
  • 最适合:固定地面站安装。我在我的常规飞行点使用这些天线,在那里我可以永久安装它们。
八木天线
八木天线

混合和专用设计

现代天线创新已经导致针对特定目的的专用设计:

Crosshair / X-Air

  • 设计:以紧凑的形式组合多个元素。我最初持怀疑态度,但发现这些天线的性能出奇地好。
  • 辐射模式:出色的全向覆盖,轴比良好。在我的测试中,这些天线的性能与高质量的宝塔天线非常相似。
  • 优点:耐用、性能良好、紧凑。这些天线已经在我经常坠毁的构建中广受欢迎。
  • 缺点:性能可能因制造商而有很大差异。我有过一些出色的和一些糟糕的这种设计的版本。
  • 最适合:耐用的通用型。我在许多构建中与宝塔天线互换使用这些天线。
Crosshair天线
Crosshair天线

分集天线系统

  • 设计:同时使用具有不同特性的多个天线。我的地面站使用三天线分集设置,这彻底改变了我的长距离飞行体验。
  • 优点:结合了不同天线类型的优点。我获得了圆极化天线的全向覆盖和定向天线的范围。
  • 缺点:更复杂,需要分集接收器。额外的成本和复杂性是显著的,但对于认真的飞行来说是值得的。
  • 最适合:寻求最佳性能的高级飞行员。我所有认真的长距离和自由式飞行现在都使用分集接收。
VAS DUAL
VAS DUAL,在一个设备中结合了两个Crosshair天线

极化及其重要性

天线的极化显著影响性能。这是许多初学者犯下代价高昂错误的一个领域——我当然也是。

线性极化与圆极化

线性极化

  • 信号特点:电场在单一平面内振荡。我早期的偶极天线使用这种简单的极化方式。
  • 优点:简单,在天线完全对准时理论上有略好的范围。我在完美条件下测得大约3dB的优势。
  • 缺点:错位时严重的信号损失,多径处理能力差。我在使用线性天线进行特技飞行时经历了持续的视频中断。
  • 实际影响:需要保持天线对准。这在实践中对于特技无人机几乎不可能做到。

圆极化

  • 信号特点:电场以圆形模式旋转。当我第一次体验到这一点时,这是一个启示。
  • 优点:无论天线方向如何都能保持信号,出色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即使在最极端的机动中,我的视频信号也保持稳定。
  • 缺点:理论最大范围略有减少(约3dB)。根据我的经验,这种权衡是非常值得的。
  • 实际影响:对于FPV有着远优于现实世界的表现。我认为圆极化对于任何认真的FPV飞行都是必不可少的。

RHCP与LHCP

旋转方向很重要:

  • RHCP(右旋圆极化):顺时针旋转。为了简单起见,我将所有设备都标准化为RHCP。
  • LHCP(左旋圆极化):逆时针旋转。一些与我一起飞行的飞行员使用这种方式来减少一起飞行时的干扰。
  • 匹配的重要性:发射机和接收机必须使用相同的极化方式。我从惨痛的教训中学到了这一点——混合RHCP和LHCP会导致20dB(99%)的信号损失。
  • 干扰抑制:对不同的飞行员使用相反的极化方式可以减少干扰。在团队飞行时,我们协调安排一半飞行员使用RHCP,另一半使用LHCP。
LHCP与RHCP天线
LHCP与RHCP天线

轴比和质量

并非所有圆极化天线都是平等创造的:

  • 轴比:衡量极化圆形程度的指标。我测试了几十个天线,发现便宜的天线通常轴比较差。
  • 优质构造:精确的元件尺寸和间距至关重要。我见过外观相同的天线由于构造质量的不同而性能有巨大差异。
  • 性能影响:轴比差会降低抗多径能力和极化优势。高质量和低质量圆极化天线之间的性能差异是巨大的——远超过类似质量的不同设计之间的差异。

天线增益和辐射模式

了解增益和辐射模式有助于我为不同的飞行场景选择合适的天线。

理解天线增益

增益常常被误解——它不会产生功率,而是重新分配功率:

  • dBi 等级:相对于各向同性辐射器的分贝数。我使用过的天线增益范围从 2dBi(全向)到 14dBi(高度定向)。
  • 权衡:更高的增益意味着更集中的辐射模式。我了解到更高的增益并不总是更好——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飞行风格。
  • 实际影响:更高的增益 = 在特定方向上更长的范围。对于我的长距离飞行,我在地面站使用高增益定向天线,在无人机上使用中等增益全向天线。

全向与定向辐射模式

辐射模式极大地影响可用性:

  • 全向覆盖:在水平面上各个方向的信号均匀。我在无人机上专门使用这些天线,因为它们的方向不断变化。
  • 定向聚焦:将信号集中在特定方向。我在地面站使用这些天线,在那里我可以将它们指向我的无人机。
  • 实际应用:将辐射模式与使用场景相匹配。我的典型设置是在无人机上使用全向天线,在地面上使用带有全向和定向天线的分集接收器。
显示全向与定向覆盖的天线辐射模式
辐射模式比较:全向模式(左)在您周围提供均匀覆盖,而定向模式(右)以牺牲其他方向为代价将信号强度集中在一个方向。来源:https://www.scalablewifi.com

天线放置和定向

您安装天线的位置和方式非常重要:

  • 最佳定位:远离导电材料和干扰源。我总是将天线安装在距离碳纤维和其他电子设备至少20mm的位置。
  • 方向考虑因素:相对于飞行路径的辐射模式。我在无人机上垂直放置天线,以确保在大多数飞行场景中获得最佳辐射模式。
  • 多天线设置:分集系统的间距和布置。在我的地面站,我在天线之间保持至少一个波长(5.8GHz时为52mm)的间距,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分集优势。
天线安装示例
通过多年测试我开发的最佳天线安装位置示例。注意仔细定位以远离碳纤维和其他电子设备。

选择合适的VTX天线

选择合适的天线取决于您的具体需求和飞行风格。在尝试了无数组合后,以下是我的建议:

对于竞速无人机

优先事项:耐用性、轻量化、一致的短程性能

推荐特性

  • 类型:短钝/蘑菇状圆极化。我发现这些能够在频繁的竞速碰撞中幸存,同时提供足够的性能。
  • 极化:圆极化(RHCP或LHCP)。我标准化使用RHCP,但尽可能与其他赛手协调使用相反的极化方式。
  • 增益:低至中等(2-3dBi)。更高的增益对于竞速距离是不必要的,在激进的机动中实际上可能会降低性能。
  • 安装:受保护的位置,牢固的连接。我使用能够保护天线同时保持适当方向的支架。

示例

  • TrueRC Singularity Stubby。这些天线在我的竞速机上经历了无数次碰撞。
  • Lumenier AXII Shorty。出色的性能集中在一个紧凑、耐用的包装中。
  • Foxeer Lollipop Mini。性价比高的预算选择,性能出奇地好。

对于自由式无人机

优先事项:平衡的性能、合理的耐用性、良好的多径处理

推荐特性

  • 类型:宝塔或优质三叶草/斜面天线。我更喜欢宝塔天线,因为它们在性能和耐用性方面有出色的平衡。
  • 极化:圆极化(RHCP或LHCP)。圆极化对于在特技动作中保持视频至关重要。
  • 增益:中等(2.5-3.5dBi)。这提供了良好的全方位覆盖,而没有明显的盲区。
  • 安装:垂直方向并有一定保护。我使用3D打印支架,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碰撞保护。

示例

  • TrueRC Triumph。我自由式飞行的首选天线——出色的性能和令人惊讶的耐用性。
  • Lumenier AXII 2。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耐用性。
  • ImmersionRC SpiroNet。一个多年后仍然表现出色的经典天线。

对于长距离/电影级无人机

优先事项:最大范围、可靠性、信号质量

无人机天线建议

  • 类型:高品质圆极化(宝塔或轴向)。我在长距离机型上使用我能找到的最好的全向天线。
  • 极化:圆极化(与地面站匹配)。保持匹配的极化对于最大范围至关重要。
  • 增益:中等(3-4dBi)。比自由式天线略高的增益,以获得更好的范围而不影响覆盖范围。
  • 安装:最佳位置,不考虑美观性。为了获得最大性能,我优先考虑完美的定位而不是外观。

地面站建议

  • 类型:带定向和全向天线的分集设置。我的长距离地面站在三重分集设置中使用了一个贴片、螺旋和全向天线。
  • 定向选项:中等距离使用贴片(5-9dBi),最大距离使用螺旋(7-14dBi)。我在超过2km的飞行中使用7圈螺旋天线。
  • 跟踪考虑因素:主动跟踪以获得最大范围。对于极限范围,我使用电动天线跟踪器。

示例

  • 无人机:TrueRC X-Air。在相当耐用的包装中提供出色的性能。
  • 地面(全向):TrueRC Triumph Pro。我测试过的性能最好的全向天线。
  • 地面(定向):VAS 8圈螺旋天线。在正确瞄准时提供非凡的范围。

对于微型机

优先事项:尺寸、重量、足够的性能

推荐特性

  • 类型:根据重量限制选择短钝/偶极子。对于最小的机型,我有时会使用简单的偶极子来节省每一克重量。
  • 极化:尽可能使用圆极化,重量至关重要时使用线极化。除非每一克都至关重要,否则即使在小型机上我也更喜欢圆极化。
  • 增益:低(2-2.5dBi)。考虑到微型机的典型范围,更高的增益没有好处。
  • 安装:集成或最小支架。在最小的机型上,我经常使用热缩管来固定天线。

示例

  • TrueRC Singularity Nano。在微小的包装中提供非常好的性能。
  • Foxeer Lollipop Nano。微型机的预算选择。
  • 标准偶极子(当重量绝对关键时)。我只在没有其他选择时才使用这些。

对于初学者

优先事项:耐用性、性价比、一致的性能

推荐特性

  • 类型:耐用的圆极化(短钝或受保护的设计)。我推荐能够经受住学习过程中碰撞的天线。
  • 极化:圆极化以获得一致的性能。这消除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变量。
  • 增益:中等(2.5-3dBi)。提供良好的覆盖范围而不会过于定向。
  • 安装:受保护的位置,牢固的连接。初学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耐用性上,而不是绝对的性能。

示例

  • Foxeer Lollipop。出色的性价比和良好的耐用性。
  • XILO Stump。几乎坚不可摧的出色初学者天线。
  • iFlight Crystal。性能合理的预算选择。

天线安装和设置

正确的安装对于获得最佳性能至关重要。我通过多年的反复试验总结出这些最佳实践。

安装注意事项

飞行器上的位置

  • 垂直方向:适合大多数飞行风格。我将所有全向天线垂直安装,以确保辐射模式与典型的飞行模式相匹配。
  • 与导电材料的间隙:与碳纤维、金属和电子元件至少保持20mm的距离。我测量过,当天线安装得太靠近导电材料时,性能会显著下降。
  • 保护与性能:在理想位置和防撞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我的自由式构建使用3D打印支架,在保持良好定位的同时提供一定的保护。
  • 多天线配置:适当的间距和方向以实现分集。当使用多个天线时,我确保它们之间至少相隔一个波长(5.8GHz时为52mm)。

连接器类型和质量

  • SMA vs. MMCX vs. U.FL:在耐用性和尺寸之间权衡。我在大多数构建中使用SMA,在紧凑型构建中使用MMCX,而U.FL仅在尺寸限制绝对需要时使用。
  • 连接器质量:对信号完整性和耐用性的影响。我已经学会永远不要在连接器质量上妥协——廉价连接器是常见的故障点。
  • 正确安装:正确的扭矩和应变消除。我手动牢固拧紧SMA连接器,但从不使用可能损坏它们的工具。

有关连接器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
RF连接器类型概述

电缆注意事项

  • 长度和损耗:越短越好——每毫米都会增加损耗。我尽可能缩短电缆长度,尤其是在5.8GHz下损耗很大的情况下。
  • 质量和屏蔽:优质电缆会有所不同。经过广泛测试,我发现高质量电缆可以使有效范围产生10-15%的差异。
  • 耐用性布线:应变消除和保护。我总是包括维修环,并固定电缆以防止连接器受力。
正确的天线安装
正确天线安装的示例。请注意垂直方向、与碳纤维的充分间距以及安全的安装。

地面站设置

  • 分集接收器配置:互补的天线类型。我典型的地面设置使用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配对。
  • 最佳接收定位:高度和方向很重要。我将地面站天线安装在离地面至少1.5米处,以减少多径问题。
  • 跟踪选项:手动与自动。对于休闲飞行,我使用手动定位,但对于严肃的长距离工作,我使用自动天线跟踪器。

VTX天线技术的未来趋势

天线领域在不断发展。根据我对尖端组件的测试以及与制造商的讨论,我认为事情正朝这个方向发展:

硬件进步

  • 保持性能的小型化:更小的天线,更好的性能。我一直在测试比当前设计小30%但性能相同或更好的原型天线。
  • 更耐用的材料和结构:经得起撞击的更坚固天线。我测试的最新一代天线可以承受之前的设计会被摧毁的冲击。
  • 集成设计:内置于其他组件中的天线。我已经看到了将天线集成到罩盖和框架元件中的有前景的原型。
  • 智能天线:电子可调特性。我测试的早期原型可以电子方式调整其辐射模式。
  • 多频段功能:单个天线覆盖多个频段。我目前正在测试在2.4GHz和5.8GHz上同样表现出色的天线。

软件和系统集成

  • 天线分集改进:更好的切换算法。我测试的最新分集接收器在决定使用哪个天线方面要智能得多。
  • 动态阻抗匹配:自动调谐以获得最佳性能。我已经看到了早期实现,可以补偿附近物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 与飞控的集成:基于飞行数据优化天线位置。一些实验系统根据无人机的姿态和位置调整分集偏好。
  • 波束控制:电子控制的定向特性。军用衍生技术开始出现在高端FPV系统中。

我的经验之谈

在使用数十种天线配置进行数千次飞行后,以下是我辛苦得来的见解,在手册中找不到:

  • 质量比设计更重要:我一直发现,制作精良的简单天线比制作粗糙的复杂天线性能更好。我投资于信誉良好的制造商的高质量天线,而不是追逐最新的设计。
  • 始终携带备用天线:天线故障可能会立即结束您的飞行日。我至少携带两个备用天线,每种我使用的类型各一个,以及在野外更换它们所需的工具。
  • 将天线与您的飞行风格相匹配:"最佳"天线完全取决于您的飞行方式。我的竞速构建使用与我的自由式构建不同的天线,而自由式构建又使用与我的长距离构建不同的天线。
  • 圆极化值得额外的成本:在实际条件下,圆极化的性能优势是显著的。我从未后悔在高质量圆极化天线上多花钱——它们挽救了无数本会因线极化天线而丢失的飞行。
  • 定期检查连接器:连接器问题是常见的故障点。我在每次飞行前都检查所有天线连接器——松动的连接可能导致间歇性视频问题,难以排查。
  • 使用天线保护器:简单的3D打印保护器为我节省了数百美元的更换成本。我为我的所有构建设计定制保护器,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提供保护。
  • 标准化您的极化方式:我将所有设备标准化为RHCP,以避免意外不匹配。有一次我混淆了RHCP和LHCP天线,由于范围严重缩小,我损失了一架无人机。
  • 与碳纤维保持适当间距:碳纤维会显著阻挡射频信号。我始终在天线和任何碳纤维部件之间保持至少20毫米的间隙。
  • 考虑地面站的分集:带有互补天线的分集接收器是我提高视频可靠性的最佳投资。我的标准设置使用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配对。
  • 有条不紊地测试新天线:尝试新天线时,我会进行受控范围测试,而不是依赖主观印象。我开发了一个标准测试课程,可以让我客观地比较性能。

天线问题排查

即使是最好的天线也可能出现问题。以下是我诊断和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范围差

症状

  • 信号在比预期更短的距离内下降。使用损坏的天线或劣质电缆时,我遇到过这种情况。
  • 性能不一致。这通常表示部分故障或连接问题。

解决方案

  • 检查天线元件是否有物理损坏。我在每次飞行前都会目视检查天线。
  • 验证连接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松动的连接器是范围问题的常见原因。
  • 使用已知良好的天线进行测试。我总是随身携带备用天线以进行故障排除。
  • 检查干扰源。我曾将范围问题追溯到从电力线到无线摄像头的各种原因。

干扰和噪音

症状

  • 视频中出现水平线条或图案。我发现这通常是由电源系统噪音引起的。
  • 在一致的油门位置信号中断。这通常表示ESC噪音影响视频系统。

解决方案

  • 改善视频和电源系统之间的隔离。我尽可能让视频线远离电源线。
  • 在电源系统中添加滤波电容。我在VTX和配电板附近都使用低ESR电容。
  • 屏蔽敏感元件。在极端情况下,我使用铜带在噪音源周围创建屏蔽。
  • 更改VTX频道或频段。有时仅仅改变频率就可以减少干扰。

物理损坏

症状

  • 天线元件可见损坏。我检查是否有弯曲、断裂或缺失的元件。
  • 连接器损坏或松动。连接器应牢固,没有晃动。
  • 坠机后性能下降。即使天线外观完好,这通常也表示内部损坏。

解决方案

  • 立即更换损坏的天线。我从不使用明显损坏的天线飞行——这不值得冒VTX的风险。
  • 使用天线保护。我的竞速构建都使用保护支架或外壳。
  • 随身携带备用天线。我的现场工具包中总有至少两个备用天线。

测试和验证

  • 目视检查:每次飞行前检查是否有明显损坏。我制定了一个飞行前例行程序,其中包括天线检查。
  • 范围测试:受控测试以验证性能。我定期在熟悉的地点进行范围测试,以验证系统性能。
  • VSWR测量:用于严格测试(需要专门设备)。对于我的竞赛和长距离构建,我使用VSWR仪表来验证天线性能。
  • 热成像:识别指示问题的热点。我曾使用热像仪来识别VTX/天线匹配问题。

何时更换天线

天线应在以下情况下更换:

  • 物理损坏影响元件或连接器。我在发现损坏的第一时间就更换天线。
  • 在重大撞击后,即使损坏不可见。我遇到过一些天线看起来很好,但在坠机后性能不佳。
  • 性能明显下降。如果范围或视频质量下降,我总是先检查天线。
  • 在关键飞行前进行预防性更换。对于重要的飞行或比赛,我经常安装全新的天线作为预防措施。
  • 活跃飞行员的定期更换计划。无论可见状况如何,我每6-12个月更换一次最常用的天线。

常见问题:关于VTX天线的常见问题

RHCP和LHCP天线有什么区别?

RHCP(右旋圆极化)和LHCP(左旋圆极化)是指信号旋转的方向:

  • RHCP:信号在远离天线时顺时针旋转。这是我为所有设备使用的更常见的标准。
  • LHCP:信号在远离天线时逆时针旋转。一些飞行员使用这种方式来减少与他人一起飞行时的干扰。

关键点是您的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必须匹配。我曾经不小心混用RHCP和LHCP天线,导致信号损失20dB(99%),这给我上了一课。但是,在不同飞行员的系统之间使用相反的极化可以帮助减少一起飞行时的干扰。

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性能优势——选择是任意的,但一致性至关重要。我将所有设备标准化为RHCP,只是为了避免混淆和意外不匹配。

使用标准天线可以飞多远?

大多数VTX系统随附的标准天线通常是基本的偶极子或低质量圆极化天线:

Here is the translated content in Chinese with the original HTML formatting preserved and URLs transform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 典型范围:在理想条件下为200-500米。我发现大多数原装天线在这个范围之外都会挣扎。
  • 局限性:多径处理能力差,结构常常脆弱。我早期使用原装天线飞行时,在障碍物后面飞行时经常出现视频中断。
  • 改进潜力:升级到高质量天线可以使有效范围增加一倍或两倍。当我第一次从原装偶极子升级到高质量圆极化天线时,我的可用范围从大约300米增加到超过1公里,而VTX功率相同。

我认为原装天线仅适用于初始测试或作为应急备用。它们几乎总是我在任何新系统上升级的第一个组件。

我是否需要针对不同的飞行风格使用不同的天线?

是的,不同的飞行风格可以从不同的天线特性中受益:

  • 竞速:优先考虑耐用性和一致的短程性能。由于其抗撞性,我在竞速中只使用短茎/蘑菇设计。
  • 自由式:在性能和合理的耐用性之间取得平衡。我的自由式构建使用宝塔或十字线天线,它们提供出色的全方位性能和良好的耐用性。
  • 长距离:最大化范围和信号质量。对于长距离飞行,我在无人机上使用最高质量的全向天线,在地面站使用定向天线。
  • 近距离/Bando:专注于多径处理和障碍物穿透。在具有许多反射表面的复杂环境中飞行时,我发现高质量的圆极化天线具有出色的轴比,表现最佳。

我为不同类型的飞行维护不同的天线设置,并根据当天的计划进行切换。

天线质量有多重要?

天线质量至关重要——可能比视频系统性能的任何其他单一因素都更重要:

  • 结构精度:元件尺寸和间距必须精确。我测量了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外观相同的天线之间超过30%的性能差异。
  • 材料质量:影响耐用性和电气性能。优质天线使用更好的介质和导体,可以长期保持性能。
  • 连接器质量:一个常见的故障点。我有过便宜的连接器在仅仅几次飞行后就失效,而优质连接器可以持续数百小时。
  • 性能影响:与劣质天线相比,高质量天线可以将有效范围提高一倍或两倍。在受控测试中,我看到了相同设计的经济型和高级天线在范围和视频质量方面的巨大差异。

我认为天线质量是一项投资,而不是一项开支。一套优质天线的成本远低于因视频故障而更换坠毁的无人机。

我可以在分集设置中混合使用不同类型的天线吗?

您不仅可以在分集设置中混合使用不同类型的天线,实际上这样做是最佳的:

  • 互补特性:不同类型的天线在不同场景中表现出色。我首选的分集设置使用全向天线进行广泛覆盖,并使用定向天线实现最大范围。
  • 典型组合:全向+面状或螺旋。这种组合提供了两全其美的效果——近距离飞行的360度覆盖和远距离的聚焦增益。
  • 性能优势:明显优于任何单天线。在实际飞行中,我的分集设置始终优于最佳的单天线配置。
  • 实施注意事项:天线之间应至少相隔一个波长。我在分集天线之间保持至少52毫米(5.8GHz下的一个波长)的距离,以确保它们不会相互干扰。

我现在所有认真的飞行都使用具有互补天线类型的分集接收。性能改善是显著的,尤其是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

我应该多久更换一次天线?

天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即使没有明显的损坏:

  • 竞速/自由式:定期使用时每3-6个月。我的竞速天线经常受到冲击,需要最频繁地更换。
  • 长距离/电影式:每6-12个月。即使没有撞车,我也注意到我的长距离天线的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 任何可见损坏后:立即更换元件弯曲、断裂或丢失的天线。我从不使用明显损坏的天线飞行——这不值得冒VTX的风险。
  • 重要飞行前:我经常在重要的长距离任务或比赛之前安装新的天线。这种安心是值得成本的。

我在我的FPV预算中将天线视为消耗品,并为我的所有构建维护替换库存。

定向天线的优势是什么?

定向天线为地面站使用提供了显著的优势:

  • 增加范围:是全向天线范围的2-5倍。我的最长飞行都是使用地面站上的定向天线实现的。
  • 更好的信噪比:排除来自其他方向的干扰。我曾在拥挤的RF环境中飞行,全向天线无法使用,但定向天线提供了清晰的信号。
  • 改进的穿透力:更好地维持信号穿过障碍物的能力。我曾在轻度树叶和建筑物中保持视频,而这些障碍物会完全阻挡全向信号。
  • 权衡:需要指向飞机。波束越窄,准确瞄准就越关键。

对于任何超出基本视线范围的飞行,我认为定向天线是地面站的必备设备。


结论

视频发射机天线远不止是简单的配件——它们是直接影响您FPV体验的关键组件。经过多年在实际条件下测试无数天线,我开始意识到这些经常被忽视的组件对成功飞行的贡献有多大。

了解天线技术、极化类型、辐射模式和最佳安装实践,可以让您针对特定的飞行风格优化视频系统。我看到飞行员在使用原装天线的同时,在高功率VTX系统上花费数百美元,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限制系统的潜力。

天线领域在不断发展,定期出现更紧凑、更耐用、更高效的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天线并正确安装,您将在范围、信号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实现独特飞行需求的完美平衡。

无论您是在构建第一架无人机还是第五十架无人机,关注天线选择和设置都将在视频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获得回报。我已经以艰难的方式学到了许多这些教训——通过视频链接丢失、无人机坠毁和数小时的故障排除。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您避免一些这些痛苦的教训,并充分利用您的FPV系统。


参考资料和延伸阅读